電子學習
本校為配合電子學習的大氣候,藉申請優質教學基金,獲撥款$352000進行「電子學習大不同計劃」,計劃目標是運用電子學習促進學習,加強學與教效能;透過平板電腦的輔助,提供創意學習,發展校本電子課程,從而照顧學習差異,以學生為中心,鼓勵自主學習;走出課室,加強延伸學習,達至學會學習,終身學習。計劃的創新意念主要環繞於電子課堂、延伸學習和專業交流三方面。
直接受惠
電子課堂對象:2014-15年度三年級學生 及 2015-16年度三、四年級學生
預期受惠人數:250名學生(共10班)
網上及校內外延伸電子學習活動:全校學生
預期受惠人數:600名學生(共24班)
預期受惠總人數:1500人(共24班學生及其他持份者。包括老師及家長)
於本校數學科範疇,我們會以三、四年級為試點,檢視同學學習差異較大,和對大部分同學較困難的課題,作深入的分析,選取優先的課題嘗試以不同的方法,以按能力分組、電子分層課業、不同的電子學習模式,以更集中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,讓不同能力的同學都得到照顧。
計劃會以適異課程(Tomlinson1998)理論為基礎,設計數學科的電子分層課業。學生要先在自己能力級別的練習達標,才能挑戰更高層次練習,未能達標者,則需觀看自學影片或資料,才可再次挑戰。這樣能力高的學生不會因完成課堂習作而無所事事,衍生課堂秩序問題;能力弱的又可以得到充分的照顧,我相信課堂的學習成效一定能有所提昇。
除了平日課堂的分層課業外,我們也會加插不同的促進學習的評估,我們會在不同的學習階段,按需要進行不同的進展性和總結性評估,以收集學生學習成效的顯證。
我們的計劃會先在數學科和常識科推行,參與計劃的學生主要是三至四年級的同學,為了讓計劃的成效延續和發展,會把有關計劃推展至其他年級,而三、四年級的科任教師,將成為種子教師,帶領其他教師,總結設計電子互動課堂教案及教材,並推展至其他科目。已發展的電子學習資源庫會繼續優化,不斷更新更適合本校的教材,以支援電子學習的發展。